见习记者 闫军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深圳报道
自今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对于粤港澳三地协同优势互补的途径,尤其是广东与香港、澳门在两种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之下,生产要素如何流通成为探讨的重点。
此前喊出“此时不来大湾区奋斗,更待何时?”的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披露了粤港澳大湾区内深港互动的新动向。
王立新在近日举办的“2019大湾区经济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深圳在与香港的合作中搭建了两个重要平台:一个是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个是正在规划建设的福田皇岗口岸河套地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两个合作的平台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在深港最重要这一极的合作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正在建设中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被赋予推动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重任,根据此前官方资料显示,深港双方将共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融合“一国两制”优势的国际化开放创新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提供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2018年,深圳生产总值突破了2.4万亿,经济总量居亚洲前5,特别是深圳的工业和出口规模在全国大城市保持第一位。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万件,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万家,仅次于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超过3千亿元,金融业总资产居全国第三位。
对于成绩取得的原因,王立新认为,深圳建市40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得益于港澳的辐射带动。
“深圳将举全市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在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高等教育的开放式合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王立新表示,深圳将为大湾区企业、人才和居民来深投资发展创新创业、工作生活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共同打造全球最具发展的空间、最具增长潜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责任编辑:秦岭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