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邸凌月 刘春燕 深圳、北京报道
近日,规模排名100名开外的金信基金备受关注。这缘起某媒体报道“金信基金旗下某专户产品踩雷某2020年4月份到期的垃圾债券,导致产品委托人前往金信基金维权,而基金公司让基金经理自掏腰包买单”。不过,金信基金也发文说明。双方各执一词,究竟真相如何?
此外,《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金信基金是一家管理团队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募机构,其管理团队合计持股达35%。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结构会导致公司更追求业绩,风控方面可能会暗含风险。
基金经理自掏腰包买单“踩雷债券”?
2019年6月26日,据媒体报道,金信基金旗下某专户产品踩雷某2020年4月份到期的垃圾债券,导致产品委托人前往金信基金维权。其还称,因为专户产品出了问题,而公司的资本金又不够,所以就让基金经理去自掏腰包买单了。
《华夏时报》记者联系到金信基金一位负责人,其表示,此前媒体报道文章内多处信息不属实 ,其次,根据基金法相关规定,专户信息均不能对外披露。如果披露,是违反基金法和证监会的规定的。
目前尚不知真相如何,前述媒体报道的记者表示,有关报道内容经过反复核实。而金信基金发文声明有媒体出现了关于该公司的不实新闻,但并未指出有关新闻报道的具体不实之处。《华夏时报》记者将持续关注,并且将进一步联系涉事双方。
“公司未发生该报道中的事件,任何公募基金也不可能让基金经理代偿,这是违背常识的,也是违反劳动法的。”关于“基金经理去自掏腰包买单这一说法”,上述负责人予以否定。此外,多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不论是专户还是公募基金,委托人(投资者)需要“自负盈亏”。记者还了解到,金信基金已成立了应对此事的小组。
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金信基金旗下共有5只专户产品,分别为金信南充稳健策略资产管理计划、金信基金民丰6号资产管理计划、金信基金-民丰2号资产管理计划、金信基金—民丰1号资产管理计划和金信基金-稳健动态配置1号资产管理计划。
其中,除上述三只民丰系列产品已经过到期日外,金信南充稳健策略资产管理计划的到期日为2021年12月28日,投资类型为固定收益类;金信基金-稳健动态配置1号资产管理计划则并未限时到期日,这只托管在包商银行的产品显示运作状态为“提前清算”。
这意味着目前已备案的存续期专户产品仅有“金信南充稳健策略资产管理计划”1只,期限达5年,但备案信息显示其产品并非分级产品,而金信基金旗下唯一一只分级产品金信基金-民丰2号资产管理计划已经正常清算。
而金信基金方面称,公司旗下专户产品存续的超过10只,基金业协会更新可能没有那么快。
劳资纠纷究竟谁的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媒体还提到“ 2017年曾发生过劳资纠纷,一名为陈志宏的自然人曾起诉金信基金赔偿相应的工资与接待费用,但由于陈志宏举证不足,法院认为此人与金信基金尚未建立劳动关系。”
《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到2018年12月30日发布的《陈志宏与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裁定书中提到,原审法院认为,陈志宏主张与金信基金存在劳动关系,依法应就劳动关系的成立负举证责任。陈志宏所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仅能反映金信基金通知陈志宏可以入职,要求提交入职资料。根据陈志宏自认,陈志宏在其后并未向金信基金提交入职资料中要求的离职证明,亦无证据证明陈志宏与金信基金在2017年3月6日已签订劳动合同,完成入职手续的办理,根据双方之间的微信往来信息,2017年4月25日,金信基金经调查后明确答复不录用陈志宏,因此,陈志宏、金信基金尚未建立劳动关系,对陈志宏的起诉,法院予以驳回。
面对此判定,陈志宏选择上诉,2018年7月6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表示“原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处理得当,本院应予维持”。
“如果陈志宏在我们公司上过一天的班,我们都不会不给他工资,他履历造假、擅自印制名片等等,现在我们公司招人都会多一项履历必须真实的要求。”金信基金人力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管理团队为第一大股东 股权结构暗含风险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金信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3日,股东包括深圳卓越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巨财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财汇投资”)和殷克胜。据该公司官网介绍,金信基金为首家管理团队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募机构,其管理团队合计持股达35%。
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其管理团队股份正是指殷克胜与巨财汇投资两家公司的合计持股,巨财汇投资三名股东分别为殷克胜、高文舍和宋思颖。不过,金信基金董事长则由国元信托总裁张彦兼任。
值得一提的是,殷克胜不仅是金信基金的法人代表,还是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而董事总经理意味着既是董事会成员之一的董事,又是负责经营的总经理。
在此之前,殷克胜曾任职于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负责证券市场法规研究及上市公司审查管理,之后担任鹏华基金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金鹰基金总经理。
“金信基金的管理团队又是第一大股东的人员结构,会导致公司更追求业绩,风控方面可能会暗含风险。”某资深内人士如是说。
据Wind资讯显示,截至2019年6月26日,金信基金规模为28.6亿元,剔除货币基金规模为25.5亿元,在13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02位,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金信基金旗下目前有8名基金经理,1名投资经理,16只产品,包括2只股票基金、8只混合基金、2只货币基金和4只债券型基金。
业绩方面,剔除2只货基,截至2019年6月26日,上述14只基金中,仅金信深圳成长、金信智能中国2025表现较为优异,近1年回报率分别为9.6%、11.37%,排名分别为445/2703、326/2703,其余产品均排在1000名开外。值得一提的是,金信量化精选成立于2016年7月1日,其近1年回报为-28.81%,同类同期排名倒数第一,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0.8%。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