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万全)
本报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多年传言之后,中国最大的两家船舶制造与配套企业中船重工集团(下称中船重工)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称中国船舶)终于开始走上了合并的道路。
7月1日晚间,两大集团旗下包括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等8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宣布“接实际控制人通知,中船重工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从传出有可能合并重组到最终“官宣”,中国造船业的整合虽然速度虽然远远低于外界的预期,但如果考虑到两家企业近年来都马不停蹄地进行资产梳理与业务架构的调整工作,因此在这样“万事俱备”且众望所归的节奏中顺理成章实现最终整合,可能无论从新平台的构建还是内部资产的整合而言,都将会更加顺畅。
中船集团在业界被称为“南船”,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以长江为界划为南北两家,中船集团获得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而被称为“北船”的中船重工则主要从事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的研发生产。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中船重工位列233位,是全球造船企业中排名最高的。
在央企提升竞争力,缩减整体规模且“合并同类项”的大背景下,关于南北船最终将合并实际上并非不可预测的事件,并且无论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是两家企业一直以来向外界所表明的态度看来,实际上都对这一结果有所预期,因此最终将在何时宣布,如何实施就成为关键问题。
早在2015年,时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时任中船重工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这次两大集团一把手的“对调”,就非常符合央企一贯以来的合并前奏,只不过在纷纷扰扰传言过后一切都没发生。其后两大集团高层还陆续发生了多次高层的互换,虽然当时无法与最终的合并联系起来,但从两家集团在这几年里密集地进行内部调整的动向看来,很难想象这些人事调整背后没有“带着任务”的成分。
“实际上两家公司虽然这几年里没有明确提到将合并,但都在为可能到来的合并默默做着准备,”一位接近中船重工的人士7月2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一些优质资产的重组,不良资产的清出,以及两家企业在业务上越来越清晰地互补式布局,其实都是在这样大背景下的有意为之。”
比如中船重工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平台中国重工在2017年9月宣布购买大连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船重工)42.99%的股权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船重工)36.15%的股权这一动作,并且在2018年底将主要从事海工业务的青岛武船重工出售给了母公司中船重工,以及更早的一系列资产剥离行为,都很好地完成了此前制定的“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作为重点,目标是打造‘一大多小’格局,以中国重工为龙头,同时辅以若干非船舶领域上市公司”这一目标。
进入今年以来,两大集团继续推进旗下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厘清业务板块结构和资产的节奏。比如中国船舶将船用动力业务通过资产置换重组注入中船防务,并用同样的方式将船舶制造资产注入中国船舶。
前述接近中船重工的人士指出:“造船业此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源分散,产能过剩,而中船集团长于市场开拓能力,中船重工长于研发配套能力,正好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互补局面,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外界对于两大集团始终有合并预期的原因。合并之后形成一个旗舰级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内耗,集中资源,同时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去。”
国金证券表示,此次南北船筹划战略性重组,是军工行业重组、资产证券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新一轮军工资产整合、证券化有望开启,将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