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7月3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意见的函,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清洁煤供暖和生物质能供暖,不再对煤改气进行“一刀切”。
“煤改气”作为我国控制环境污染的战略决策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利国利民、清洁取暖、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也遭遇了气荒、补贴难等问题,而此次《通知》再次明确燃煤“一刀切”不可取,必须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重点发展清洁煤供暖和生物质能供暖,保障清洁供暖均衡发展。
“前几年,在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过程中,杜绝一些地方因不顾能源禀赋和天然气供应现状采取‘一刀切’。”中电传媒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通知》要求各地真正围绕着“宜”字做文章,多能互补,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自主选择煤改气或煤改电,保障清洁供暖均衡发展。
严禁“一刀切”
《通知》提出“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清洁煤供暖和生物质能供暖。
“建立和完善清洁取暖协调议事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任务分工,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有关事项,提出措施建议,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妥善解决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推进过程的各种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按期投运。”《通知》称。
“这是对现在煤改气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思,不是否定煤改气在治理环境中的作用。”7月12日,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煤改气对中国近几年大气环境改善贡献很大。“如果没有煤改气,没有大规模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京津冀地区不可能环境质量有这么大的提高,也包括全国。”徐博说。
记者也注意到,在此次《通知》中提出的第六条要求极具革命性,“因地制宜拓展多种清洁供暖方式,保障清洁供暖均衡发展”。在城镇地区,重点发展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提升城镇及周边地区的清洁燃煤集中供暖面积;在农村地区,重点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同时解决大量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
“此次《通知》对以往对煤改气政策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山西今日智库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文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自从2013年国务院颁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各地便纷纷提出相关对策,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收到高度关注,并于2017年煤改气被推向高潮。
为了攻坚大气治理,环保力度不断加码。
2017年2月17日,生态环保部、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省(市)政府联合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其中提到,要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等被划定为“禁煤区”。
值得一提,根据《方案》,上述各地可自主选择煤改气或煤改电,杜绝“一刀切”。
尽快打通体制分割
记者注意到,此次《通知》再次明确,各地可以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自主选择煤改气或煤改电。
“中国需要建立完善清洁取暖长效支持机制,能够让居民用得起清洁采暖。尤其是在天然气方面,建议优化完善煤改气门站价格政策,灵活运用市场化交易机制,确保民生用气门站价格总体稳定。”徐博表示。
张立宽则表示,各地在推进煤改气过程中,防止搞政绩工程,必须按照“以气定改”的要求改造和安装设备,根据天然气可供情况、进一步优化价格、为老百姓提供清洁取暖方便,转变观念、锐意创新,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
记者了解到,在煤改气中一些地方逐渐摸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清洁取暖新路子。比如,雄安新区的地热和山东阳信的生物质能清洁供暖模式,及边远农村山村地区洁净煤+环保炉具等模式,既实现了降低污染物排放,又经济适用,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特色模式。
“鉴于目前天然气价格相对农村居民取暖有些昂贵,建议加大补贴力度,减轻农村大多数居民经济上还难以承受的困难。”徐博说,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进口气越来越严重,而且进口气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5%,进口气价格比较高,上游企业为了弥补自己的亏损,必然要提高门站价来弥补,因此政府需要加大煤改气的补贴力度。
“从我们自己调研的情况来看,在广大农村地区,我觉得当前大规模煤改气也是不合适的,尤其是一些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搞煤改气的扶持力度。”徐博认为,较大规模的煤改气,将来主要还是在山西、陕西这些煤层气比较发达的地区,输送距离不是很远,就地利用,这样的地区还要去做。
“若大规模在农村地区搞煤改气,首先需要选择农村农户较多的地区,其次是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价格不能太高,不然农村居民承受不起,最后必须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徐博说,煤改气只是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替代清洁能源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换言之,煤改电、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需要坚持多样化,更需要因地制宜。
“就天然气来说,很多人都认为,煤改气造成了现在‘调峰’的困难,但我认为,中国调峰的关键就是一个体制性的问题,那就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原来各自通过自己的管道建立了自己的市场,需要大家让出这个市场。”徐博认为,当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以后,合理调节资源流向,也就不会出现气荒。因为中国每年实际上季节性调峰量也就是150亿方左右,而可用于调峰的天然气超过400亿方。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尽快打通体制上的分割,让天然气在国家管网调度下合理流动,保障煤改气平稳有序推进。”徐博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