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726142123R9pYVPxf0p.jpg

“蒂花之秀”一度网红 如今销量走低 公司高管纷纷减持

王志 杨仕省 2019-7-26 14:15:04

见习记者 王志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深圳报道

“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的广告词曾经风靡电视荧屏,而其前半句现在也成为了网红词。但成为“网红”词语,并不代表产品的畅销。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向本报记者表示,“没有用过蒂花之秀”、“知道蒂花之秀这款产品,已经比较久远了”。

需注意的是,生产蒂花之秀的名臣健康,其董事和高管最近却在忙着减持。

多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名臣健康在上市之后表现得并不理想。公司高管也是投资者,如果他们基于公司业绩下跌或是基于其他原因按照正常规则去减持,也是行使正常权利。

对于业绩下跌,名臣健康董秘陈东松在回复记者《采访函》中表示,“受流通渠道边缘品牌产品拖累,导致整体业绩受到影响”。

高管频频减持

7月22日,名臣健康发布《关于股东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的公告》。上市公司副董事长许绍壁、董事兼财务总监彭小青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共计减持115万股,占比公司股权1.4124%。许、彭二人分别套现2085.66万元和875.45万元。

上述公告发布两天后,许、彭二人再度与名臣健康其他高管林典希、余建平和陈东松等人向上市公司出具《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在未来6个余月拟再次合计减持不超过193.1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58%。

名臣健康于2017年12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至今上市不到两年。股东频频减持,究竟为哪般?

本报记者梳理上市公司过去两年的薪酬发现,除了董秘陈东松的薪酬出现上涨外,其他董事兼高管的薪酬都在下滑。这或是许、彭等人在去年12月底就开始计划减持的一个原因。

蒂花之秀文图1_副本.png

然而,董事、高管薪酬的下降折射出业绩的下滑,这或是公司高管的减持的本质原因。据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度报,名臣健康实现营收1.1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8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6.31%和1.46%。从数据来看,并没有扭转2018年出现的营收和业绩双双下滑的局面。

只不过2018年的下跌幅度要更大,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4.86%和38.86%。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名臣健康上市后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业绩表现。

事实上,过去两年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7.56%和5.43%,出现“两连降”。产品销量也在减少,2018年名臣健康在营收中占比97.65%的日化用品业务销量同比下滑18.43%。同期内,上市公司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广东名臣销售有限公司、汕头市嘉晟印务有限公司均由盈转亏。其中,前者亏损1171.49万元,后者亏损16.7万元。

商超渠道做不起来?

“蒂花之秀”系列产品如今的市场表现如何?消费者对其欢迎程度如何?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深圳民乐和上梅林的购物中心、商超和小百货店铺。

在民乐星河cococity华润万家日化用品货架上,记者并没有看到有蒂花之秀系列产品的陈列。“蒂花之秀以前这里有卖,不过现在没有了,可能是因为销量不好,所以下架了”负责日化用品的导购如是表示。

早在2012年,名臣健康就开始加大拓展商超渠道的力度。这在其上市时募集资金用于营销网络建设中的投入也可以看出,该项目计划投入1.965亿元,其中,0.93亿元用于商超渠道建设,占比47.33%;而经销渠道建设仅为0.43亿元,前者是后者2.16倍。

但经销模式在名臣健康主营业务中占比仍旧在95%以上,跟上市前并没有什么两样,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商超渠道虽然投入比经销要大,但是却没有做起来。

对于为何上市后未披露商超渠道的数据,陈东松表示,“公司对商超渠道的销售,是通过经销商进场销售的方式而不是采用直供方式。商超渠道的营收合并计入经销模式,计算口径从未变更。2012年以来,公司商超渠道的营收一直稳定增长”。

这一回复耐人寻味,据其招股书数据,2014年-2016年名臣健康依靠商超模式取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65.6万元、421.94万元和399.8万元,相应在营收中的占比为0.3%、0.72%和0.67%。商超模式占比始终没有突破1%,营收也并不是像陈东松所说那样“一直稳定增长”。

《华夏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蒂花之秀仅出现在少量的商超中,且相对于海飞丝、清扬、飘柔、沙宣来说货量要少很多,就更别说是名臣健康其他系列产品能见诸货架。甚至,在记者所到的小百货店没有一家在卖蒂花之秀。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卖蒂花之秀时,地处澳门新村的小百货店铺主表示,“很少人买”。对于该问题,民乐万宁店的导购员笑着反问记者,“现在还有人买蒂花之秀吗?我们店一般以畅销商品跟进口为主”。美佳宜的导购员则表示,“要公司有这款产品,我们才会卖”。

在消费者端,蒂花之秀同样不大被选择。一位正在购物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蒂花之秀一直有听过,不过没用过。

“没用过蒂花之秀,因为不见卖,超市都没有注意到有卖。”另一位在云南西双版纳市区上班的消费者告诉记者,“现在都没有怎么听到过蒂花之秀的广告,以前(2005年)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来,西南地区对名臣健康营收的贡献均在11%以上,且贡献值在上市后稍稍有所提升。

事实也是如此,相较于2014年,名臣健康的广告推广费已是腰斩。消费者对于这点体会更加直接。“知道蒂花之秀这款产品,已经比较久远了”正在华润万家挑选日化用品的购买者告诉本报记者。

蒂花之秀文图2_副本.png

数据来源:名臣健康招股书、历年年报

有趣的是,在广告推广和研发方面投入减少的同时,2018年名臣健康委托理财的金额却实现了暴增,相较2017年增长133.33%。截至2019年7月2日,上市公司在今年新的委托理财为2.4亿元,已超过2017年。

“市场方面的推广投入,实际上是公司针对电视广告推广作用的降低而进行的调整,弱化电视广告,加强地面硬广、区域性专业刊物广告及新媒体推广”陈东松表示。

蒂花之秀的广告攻占荧屏已成为历史,但采用地面硬广等方式的推广效果如何?上述被采访的消费者所反馈蒂花之秀的久远感,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囿于原有产品在市场上的日渐式微,名臣健康在加快推出新品,如“初萃”、“盈蔻”。“初萃”系列创立于2017年,定位于“专为泛90后打造的敏感肌护理品牌”。在名臣健康2018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中,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勤发表示,“‘初萃’是公司未来重点培育的护肤品牌,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适时推出成熟产品,力争尽早打出初萃品牌的知名度”。

2019年,定位“高端洗护品类”的盈蔻系列也正式推出。一位不愿具名的日化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名臣健康的这种尝试无可厚非,但需要时间去沉淀。因为随着消费升级,他们过去做的低端洗护,竞争会越来越难。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