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822124219gRze31HF9x.jpg

北京颁发首个互联网诊疗执照 各地患者可申请北京专家远程会诊

陈岩鹏 崔笑天 2019-8-22 12:40:54

本报记者 陈岩鹏 见习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在互联网医疗的助力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不需要旅途奔波就能享受到北京顶级专家的多学科会诊了。

8月17日,作为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依托的实体机构,北京微医全科中心日前获得了由西城区卫健委颁发的首个互联网诊疗执照,可以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北京首家互联网诊疗基地正式启用。

这意味着,北京各大医院专家都可以在微医全科中心“在线”执业,微医全科中心也可以帮助医生发起远程会诊。北京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升,让患者切实受益。

8月21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的微医全科中心。诊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拿到互联网诊疗执照前,微医全科中心仅提供现场面诊,拿到执照后,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常见病和慢性病线上复诊、远程会诊等服务,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目前各地已经有160多家互联网医院,北京现在也开始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这会使我们北京优质的医疗资源能够更便捷地被各地公众享受到。

患者将从远程会诊中受益

21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的微医全科中心,看到中心干净明亮,不过略显冷清,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多。据了解,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微医全科中心采取的是预约制,

诊所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拿到互联网诊疗执照前,微医全科中心主要的业务是健康管理,诊所实行会员制,可以为每一位会员配备家庭医生并进行健康随访,随时关注会员身体状况。该诊所已签约十几位全职医生,每人可以服务200-300位会员,这些医生均来自三级医院,多数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份拿到互联网诊疗执照后,微医全科中心将开展更多面向公司、医院的业务,一是为有需求的公司配备智能医务室。智能医务室是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以检测使用者的体温、血压、血糖、尿常规等,也可以配合医生进行辅助诊疗,同时,它也具有远程功能,可以连接到微医全科中心,进行进一步诊断。

二是微医全科中心可以协助医生集合优质医院资源发起远程会诊。前几天,一场疑难病的远程多学科会诊就在诊所启动。山东患者64岁的赵女士患头痛、头晕20余年,但一直未明确病因。该患者的主治医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朱海英发起了远程多学科会诊(MDT)请求,与北京宣武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王默力、301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任丽丽、北京微医全科主任医师徐高峰共同会诊。经会诊,专家团队明确了赵女士的病因,并为其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微医集团创始人廖杰远表示,北京首家互联网诊疗基地启动后,北京市三甲医院的顶端专家的诊疗能力可以通过数字的网络畅通地连接起来,为全国的老百姓提供疑难病的诊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让顶级专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地网络会诊并非是互联网诊疗的主要应用场景,互联网诊疗所带来的真正变革是要充分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让顶级专家资源的经验得到复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升。

远程会诊仍面临两大难题

远程会诊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升。但是,其中尚有一些难点需要突破。

首先是定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远程会诊的定价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专家人数、专家级别、会诊次数而定,目前各地难以统一,江苏省、广西省、四川省、银川市等地都有不同的尝试。

2017年12月,广西省印发了《关于我区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服务项目价格表中显示,远程会诊项目区内三级医疗机构500元每次,区内二级医疗机构300元每次,受邀方医师需要为副主任及以上。

2018年10月,江苏省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试行价格进行了征求意见,价格公示表中显示,远程会诊项目的价格在200元-600元之间。目前,在大部分省市远程会诊项目尚未纳入医保,需要患者自付,导致了患者积极性打了折扣。

其次是医院参与的主动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远程会诊需要由患者的主治医师发起,患者本身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没有发起权。但在很多医院,医生发起远程会诊的意愿并不强烈。“以前的模式都是小医院直接联系大医院的医生看看能不能做(会诊),现在加入了一个第三方(互联网诊疗机构),很多小医院就没有意愿去做这样的事,需要我们一家家去谈合作”。

而筹备一场远程会诊所花费的时间也并不短——少则1-2天,多则几周,一方面,大医院多学科的专家时间并不好协调,另一方面,专家也需要患者提供非常详尽的病历、检查报告等,可能还会出现让患者补做某个检查项目的情况,这加大了时间成本。

同时,良好的硬件设备也对远程会诊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现有的4G网络可能会出现卡顿等问题。据了解,未来微医全科中心将积极与5G运营商合作,提升硬件水平,使得远程会诊过程更加通畅。

互联网医院切入医疗核心

此前,互联网医疗平台助推在线问诊、预约挂号两大功能,但却始终有声音质疑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未形成闭环,过于依赖医生资源,无法切入诊疗的核心环节,难以盈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互联网医院新规落地。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份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重磅文件,明确了互联网医院“能做什么”,给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信心。

文件首次提出,无论是互联网诊疗行为,还是成立互联网医院,都必须依托于线下的实体医疗机构,国家对其实施准入管理。互联网医疗只允许复诊,不允许首诊。

新规落地后,互联网医疗公司纷纷布局线下实体医疗机构,以求真正切入医疗核心,完成盈利闭环,主营业务也转换为与医院首诊互补的诊后随访、慢病管理。据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全国落实运营的互联网医院已经扩充到约119家,分布在25个省市,带有“互联网医院”字样的企业正以每周两家的速度快速增长。除了头部互联网医疗公司微医、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线下药店七乐康、互联网巨头腾讯、京东也纷纷试水。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互联网医院运行的比较好的盈利模式是与保险公司合作。微医创始人廖杰远也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流量来自于线上,流水来自于线下,利润来自于保险”的思路。

互联网医院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就诊过程中为购买过保险公司医疗险的慢性病客户提供长期的复诊、开药等服务;二是客户在支付环节可以直接刷与保险公司关联的医疗卡,减少了理赔的中间环节与时间成本。

互联网医院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流量与利润,对保险公司来说,也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医院的合作进行控费,在合理范围内规范患者的治疗、用药费用,使得赔付率下降。

互联网医疗行业经历了2014年的爆发和2017年的洗牌,终于摸索出一条可能的路径。而今,互联网医疗下半场开启,慢病管理、家庭医生、远程医疗等板块将持续成为中国医改最为紧迫的话题,而在互联网医院的逐渐铺开、“医”、“保”合作紧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机遇。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