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见习记者 隋娉娉 深圳报道
在看到医保市场需求的迫切性,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机遇下,11月8日,由中国太平集团旗下太平人寿牵头、协同境外机构共同开展的“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保险”(下称“湾区共享保险”)项目在广东开始销售,产品提供了北京、上海、广东、香港、澳门五个地区的医院治疗服务。
本报记者了解到,湾区共享保险仅为大湾区专属产品,广东省居民无需前往港澳签保单即可享受医院治疗服务。“以广东省的常住人士为目标客群,帮助他们解决在境内和境外就医治疗时所面临的大额医疗费用问题,切实享受到粤港澳三地保险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高品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到。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湾区共享保险是创新,但中国保险行业之前也存在类似产品,“只是恰好搭配内地公立医疗+境外特定重疾治疗产品非常少”。
那么,与今年上半年内地访客为香港贡献的263亿港元保费相比,太平人寿此项产品能够与之“对抗”的优势有哪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是否有望实现?
保费最低至几百元
记者了解到,湾区共享保险是一款健康医疗险,即针对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该产品的亮点在于,其提供的医院治疗服务涵盖了“9+2+北京上海”。
从本报记者拿到的保险条款来看,医院范围涵盖广东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港怡医院、香港综合肿瘤中心等香港20多家私立医疗机构均被列入“白名单”,同时纳入北京协和、上海瑞金等两地的近百家医院。
事实上,对于内地人出国看病的需求,中国保险公司此前已推出过海外类产品,例如平安健康险的“重大疾病海外险”,而香港的高端医疗险一般也不限定点医院,满足投保人去往国内外医疗机构就诊的需求。
在香港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黎女士看来,港险相比跨境险具有保值的优势,且囊括的内地医院数目每年增加。“由美元结算,外加4%以上的收益,且医院包含纽西兰、澳洲、亚洲、内地1701家认证医院。”她向本报记者说到。
因看到保值、收益率高等种种好处,2019年上半年,内地访客为香港保险业带来新造保单保费263亿港币,同比上升17.9%,高于内地保险行业保费14%的平均增速。
香港保监局披露的数据同时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内地赴港购险的新造保单中,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的占比约为97%。那么,湾区共享保险怎样才能能够带动太平人寿的业绩呢?
答案也许是价格战。据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产品保费最低至几百元。“中国境内外保险公司彼此就是竞争关系,太平这个产品定位是便宜中档,应该说符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另一位保险业内人员向记者表示。
不过,购买此项跨境医疗保险具有前提条件。太平人寿客服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若想购买此项跨境医疗保险,需在广东工作满一年,或每年在广东居住满10个月。”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我们希望借助积累的经验,在客户跨境医疗保障方面有所尝试和探索。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融通,我们也希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太平境内外保险机构可以在大湾区推出同款产品,我们的客户可以选择在任一地区进行投保,享受一致的保障与服务。”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说。
多方发力保险服务
根据太平人寿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11月8日24时,湾区共享保险在上市首日“送出保障近140亿元”。若按照年保障最高额度1000万元计算,销售量超过千余件。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国家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且香港监管部门也曾多次提议长期建立“保险通”机制。
7月1日,珠海医保局正式推出“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即可在全国范围内办理异地住院,享受刷卡直接结算。深圳银保监局也于今年10月下发《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设立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成为公开信息可见的、内地方面对于湾区跨境保险服务中心的首个动作。
《意见稿》提出,发挥保险中介优势和作用,在前海设立以中介机构为核心的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提供两岸三地的保险产品咨询、销售和理赔等服务,从而实现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有效破题。
若方案成行,则意味着内地居民可以在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的入驻中介机构办理跨境保险手续,比如香港、澳门等地保险的查询、咨询、购买、保全、理赔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险”之外,养老社区也开始成为保险机构的新型投资项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伟斌提出《关于鼓励合资格大湾区跨境保险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养生事业的提案》的意见建议,广东省政府近日透露,将大力支持境内外保险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养老社区,而答复函中重点提及的泰康“粤园”养老社区正是泰康保险集团在华南地区投资打造的大健康产业生态项目。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