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1118104140kjFsG20kdd.jpg

陈兵:医保控费浪潮下,临床医生不应“缺席”

崔笑天 杨仕省 2019-11-18 11:12:25

11月16日,在2019第二届中国医院品质医疗发展大会的“医院DRG实施策略与路径”分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做了名为“DRG时代,临床专科如何应对?”的主题发言。

本报记者 崔笑天 杨仕省 贵阳报道

“现在,很多公立医院的临床医生没有感觉到DRG浪潮的来临,觉得我只管做手术,患者自己去报销,医保控费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不对的。DRG并非只是简简单单把支付方式变成预付费,它影响的是将来医生的诊疗思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说。

DRG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它根据住院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复杂程度、诊疗的资源消耗(成本)程度以及合并症、并发症、年龄、住院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为若干组,再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价格和医保付费标准。

DRG是医保支付方式的重大变革,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广,一旦在中国成功实行,不仅将极大助力医保控费,也将倒逼医院改革,提高诊疗效率。

11月16日,在2019第二届中国医院品质医疗发展大会的“医院DRG实施策略与路径”分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做了名为“DRG时代,临床专科如何应对?”的主题发言,剖析了DRG改革中,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华夏时报》作为本次大会的战略合作媒体,对大会的传播报道提供了大力支持。

医生应该主动进入状态

目前,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到“按DRG付费”的改革,已经在江苏无锡、浙江金华、安徽合肥、山东青岛等30个试点城市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下一步有望全国推开。

DRG浪潮已来,但是,还有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生并未准备好,参与度低于社会办医院。陈兵表示,自己曾在杭州办过一场DRG大会,到会的公立医院代表很少,仅占27%,来的主要是社会办医院代表。因为社会办医院要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对政策非常敏感,普遍积极参与。

陈兵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很多医生不愿意去趟DRG这趟“浑水”,认为距离自己非常遥远,或者实行了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大,这种观念是错误的。DRG的预付费模式类似于“包干付费”。一旦DRG开始实行,医保给医院报销的治疗费用相对固定,当患者的治疗费用超出限额,超出部分将由医院承担,超出越多医院赔得越多,而控费不力的医生也难逃惩戒。所以,临床医生必须要关注DRG、了解DRG,提高诊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治疗。”

“有很多文章提到,当美国、德国实行DRG的时候,有很大一批医院倒闭了。在我们国家医院要倒闭没那么容易,但是三到五年之内如果真的实行DRG医保付费,很多医院会很痛苦。如果不把医生放进来,让医生主动参与进来,你就会赔钱赔得很厉害。因为医生是诊疗发生的源头。”陈兵说。

为了迎接DRG时代,临床医生必须考虑什么?

在陈兵看来,DRG分组很重要。医生普遍不懂分组的流程与原理,仅仅是知道自己诊治的疾病被分到哪些组里。分到哪个组主要依据的是病案首页,但是现实的状况是,很多病案首页都是研究生、进修生填的,主治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填写,这就导致最后分组分到哪里控制不了。而一旦分组出现问题,影响的不单单是医生这个月的收入,也会让医院认为这个科权重低、工作简单,不用给你们资源去发展。

陈兵以自己所在的血管外科举例,血管外科收治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往往会合并多种疾病,风险不低,但是在DRG实践过程中,手术的风险与难度却无法在权重中体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分组问题。比如分组器把颈动脉剥脱和大隐静脉剥脱手术归在同一组,其实两者难度天差地别。因此,想要做好分组,需要临床医生与病案管理员、编码管理员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

控费理念与发展新技术需要平衡

在陈兵看来,DRG的核心,一是控费,二是提效,而这与创新性的东西天然存在矛盾,“大牌医生可以把手术做到随心所欲,医学就是一种艺术,你要想把艺术做的很好,可能会不计代价。如果你要放任医生随意开刀,根本就控制不住费用。所以现在开始DRG医保付费,束缚医生不能打破常规去做诊疗。”

“这就好比只给你一块豆腐,这一块豆腐想炸、想煮、想生吃也可以,但是对不起,只有这一块豆腐,你能够剩下来就存起来,如果没有吃饱自己花钱,这是我们面临的医保控费的问题。”陈兵说。

在陈兵看来,临床医生考虑的是病人的危重程度,以及我用什么技术抢救这个病人,是一种医学思维和技术判断。但是DRG是以费用为核心,是统计学、是数学,病人轻重和它没有关系,两者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医保想把费用降下来,这就要逼着外科医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做手术。在这种压力之下,医生的行医模式会发生改变。以前医生往往追求完全愈合、完全康复,而面对预付费的改革,在达到疗效的前提下,医生会尽量选用相对便宜、相对安全的器材来治疗。“比如说国外的产品,胸动脉大支架确实好用,但是用不起,只能用国内的5万的支架,所以更廉价的手术、更廉价的治疗就来了,医生要回归原来的基本技术。”陈兵说。“这也将影响到未来医院使用的各种药品与耗材。所以在我看来,很多不在医保的项目反而会占优势。”

因此,如果缺乏良好的顶层制度保障,这种模式将不利于医院收治疑难危重的患者,也不利于技术创新和探索。“比如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开机费就已经达到5万,总费用更加高昂。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制定合理的政策,保证一些特殊情况病人的医保报销,也保证我们的临床医学能够跟上世界的脚步。”陈兵说。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部分已经形成规范化流程的科室,比如骨科、普外、妇科,DRG发展的更好,因为它的费用浮动较小;而在一些诊疗难度较大的科室,比如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要想做好控费,还需要继续摸索与实践。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