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1212202913NdXSQZKuda.png

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招行推“招贷App”

朱丹丹 2019-12-12 21:31:15

本报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 央行10月21日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指出。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6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全国涉农贷款余额34.2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4%。

12月12日,银保监会北京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倪卫东在“招商银行·招贷App”发布会上也表示,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引导和推动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事业,加强部门统筹协调,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等;同时,发挥差别化监管和财税优惠等政策合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他说。

不过,有业内人士则指出,需要关注的是,在普惠金融发展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多方成效的同时,传统模式下为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普惠金融服务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依然存在。

可以说,中国的普惠金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待解决。

“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是一个距离概念,更是一个金融服务的触达问题,即在现有的金融体系条件下,最边缘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客户,搭建跨越‘最后一公里’的桥梁至关重要。”业内人士还认为,其中,“金融聚合器”和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已获得业内普遍认可与重视。

招商银行副行长汪建中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在金融科技战略的引领下,该行通过“科技+服务”双管齐下,不断激发小微贷款的活力,提升小微贷款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助力解决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实际上,早在2012年,招行提出普惠和数字化的探索,并逐步建立“零售信贷工厂”,2015年又在此基础上叠加金融科技战略。最近三年,该行在进行科技转型以及在小微方面的应用步子更快,借助金融科技,创建三大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

而12月12日,招行又宣布推出了招贷App,这是该行在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创新又一举措。

据介绍,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两大痛点,招贷App针对性地提供了三大解决方案:一是全流程线上化。二是专属客户经理,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想融资时找不到银行对接人,融资过程出现疑难后无法及时解决等问题。三是提供生意汇综合服务。除了贷款服务外,该App还将功能延伸至非贷类“综合金融服务”,构建小微企业生态圈,为小微客户提供更多未来发展的空间,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生意交流及上下游合作机会。

业内人士坦言,近几年互联网贷款App竞相涌现,但小微贷款用户的痛点仍在,如贷款审批进度不透明,无法预知审批是否通过从而影响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等,招贷App解决了这些“痛点”。

“以金融科技为抓手,以加强服务为核心,我们行正在助力普惠金融战略跑出加速度。”招行方面也表示。

相关数据则显示,该行最近七年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2.5万亿元。

业内人士亦进一步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为服务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积极贡献力量;金融消费者需要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培养良好的金融风险意识,正确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监管者则应该发挥货币政策、差别化监管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等合力,引导金融支持力度。惟有在“几家抬”的共同努力下,普惠金融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提供飞翔的羽翼。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