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其中提出28条具体措施,支持民企进入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意见》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民营经济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意见》还对过去一段时间民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意见》大部分谈的是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包括政府、法律、税收、准入、金融等,强调平等,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事实上,自去年民企座谈会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扶持民企发展的各项利好政策密集落地,民企已成为新一轮减税降费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受益者。
进一步放开民企市场准入
《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尤其要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意见》中提到的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过去均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且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很多业务和相应的服务环节已经变成了可竞争的环节。因此,需要及时打破因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也表示认可。她认为国有企业在可竞争的关键环节和业务上,可以通过引入民企来改变现有的治理体系和竞争模式。周丽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今的国际市场已由单个企业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必将形成共赢格局。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发挥产业价值链条的重要带动作用,通过提供平台,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民营企业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和分工协作,通过两者的相互补充发展,拓展了可持续增长的利润空间。
事实上,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同时,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减少不必要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关键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做到竞争中性,有利于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表示,市场准入、生产经营、政府招标项目中的公平竞争环境是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营资本逐渐进入铁路、电力等领域。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电力、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关键领域内的央企共实施混改23项,引资规模39.2亿元,同比增长27%。
打破垄断利益格局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意见》提出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无疑是重磅利好。在刘元春看来,对民营企业放开竞争性业务,也扩展了民营企业的空间,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如今,部分重点行业已开始改革试水。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这是我国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支持国家管网公司和各类市场主体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参与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管道和储气能力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这与《意见》中“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内容一致。此外,《意见》提出,上述行业、领域相关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民营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分业务市场准入具体路径和办法,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刘元春进一步指出,在落实环节首先要真正打破利益格局,需要相关部门拿出改革的勇气。
“要借助技术性的评估,确定哪些领域可能是由于行政性垄断导致的市场分割,针对这些领域必须减除行政性垄断。”近日在介绍国家管网公司成立相关情况时孟玮强调,要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确保国家管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专注油气输送业务。
“对中游管道运输企业来说,管网分开、管运分离将带来管网建设的巨大投资机遇,对民营企业是一个利好;对于下游油气销售终端来说,将提升盈利空间,也会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长江商学院大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