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陈希婷 北京报道
弃用17年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最近正在改造升级。1月29日晚,《华夏时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北京市北郊的小汤山医院看到,院内仍灯火通明。
现场的工作人士告诉记者,里面是在进行改造升级,前不久医院也向外发布了公告说明。至于下一步的用途,该名工作人士则不愿多谈。
又见战场硝烟
公开信息显示,2003年4月,北京为有效控制“非典”疫情,经过7天7夜施工,小汤山医院如期竣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
紧急建成的小汤山医院,基本以物理隔离为主进行防护,医务人员区域、病人区域、后勤保障区域均严格区分开,减少感染的可能。
数据显示,当年小汤山医院在两个月内,收治了全球“非典”病例的十分之一、中国病例的七分之一。从5月1日收治第一批病人至6月20日最后一批患者出院,51天里,680名“非典”病人中,最终有672人康复出院,死亡仅8例,病死率不到1.2%,为世界最低。而参与治疗和护理的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人被感染。
“组建小汤山‘非典’医院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又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多年后,时任小汤山医院院长的张雁灵如此评价。
不过,在“非典”结束之后,这个7天建成的医院由于设施不完善和多年闲置,也引发过对其去留的争议。2010年4月2日,北京市卫生局宣布,拆除小汤山医院非典病房。2012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将更名为"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这标志着该医院正式由三级综合医院转型为三级康复医院。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小汤山医院是否会再次启用?有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需要对北京乃至全国未来病毒扩散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1月23日,小汤山医院在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称:我院迄今为止尚未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已确诊病例均在三所市级定点医院进行救治。我院为改善收治环境和条件,将于近期进行部分病房改造升级,在征得患者同意情况下,将部分患者转往其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选择在当下这个敏感时间节点进行改造升级,小汤山医院的一举一动无疑不令外界遐想联翩。上述专家表示,如若重启小汤山医院的话,可能意味着北京疫情的升级。
为肺炎疫情未雨绸缪?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时刻牵动着国人的神经。1月24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月26日,记者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大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同时暂停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下培训班。市教委将录制一批线下课程提供给每所学校,各个学校将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课程。
1月29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全市确诊病例逐步攀升,疫情出现由输入期转入扩散期的迹象。春节后返京大人流即将到来,防疫工作到了紧要关头。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20时,北京市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2例,死亡1例,治愈4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通过病例分析来看,北京市疫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疫情还是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少数病例存在湖北以外其他省市的旅行史;
二是北京市出现多起聚集性病例,且以家庭聚集性为主;
三是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四是目前出现流行病学史有明确的与武汉相关病例接触的本地二代病例,并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五是发现有隐性感染者和低年龄段患者,这表明全人群都是易感人群。
庞星火指出,鉴于以上流行病学特点,判断北京市疫情正处于输入期向扩散期过渡的阶段,主要以输入病例为主的过渡阶段。
庞星火认为,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稳定病例逐渐增多,病毒感染发生扩散的风险逐渐加大,医院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也在增加。随着病例的增多,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的风险日趋加大。目前,全国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区也陆续有病例报告,并且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湖北省以外地区输入病例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难度在加大。
“当前防控工作的效果决定了近期本市疫情发展走向,建议医疗机构、社区、集体单位等加大疑似病例、高危人群、可疑聚集性疫情的排查力度,个人要落实好辖区和单位的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控,出门戴口罩,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勤洗手,在家常通风,如有发热等现象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共同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庞星火说。
实际上,从目前武汉的情况来看,在疫情逐渐升温的时候,无论哪个地方都将陷入医疗资源的极度紧张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床位不足、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等问题,更加容易激化医患矛盾。上述专家认为,北京有关方面改造升级小汤山或许是在未雨绸缪,毕竟它当年在“非典”中发挥了难以磨灭的作用。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