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未来 见习记者 黄琼 深圳报道
香港地产巨头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00012.HK,以下简称:恒基地产)2019年的业绩并不亮丽。业绩报告显示,恒基地产2019年内实现营业收入241.84亿港元。股东应占基础盈利为14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
报告显示,导致股东盈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出售的尖沙咀天文台道8号商厦仅获应占基础盈利13.05亿港元,去年全年出售投资物业所得的应占税前基础盈利的16.88亿港元,同比下降了73%。
业绩表现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汇丰发布报告称,恒基地产去年度业绩逊于预期,基本盈利跌26%至146.4亿港元,同时也取消红股派发政策,令市场失望,而管理层指出会在明年重新评估再派红股的可能,虽然明白政策可有助公司保留更多现金以应对不稳定的环境,但相信股价也会因此而下跌。
据官网资料,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由主席李兆基于1976年创立,目前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是全香港拥有最多农地的发展商,在内地亦有庞大的土地储备。
因项目出让减少导致盈利惨跌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恒基地产总收入241.84亿港币,较2018年的收入219.82亿港元同比增长了10%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恒基地产年度股东应占基础盈利为146.4亿港元,比去年的197.65亿港元减少51.25亿港元,同比降低了26%。
而对于盈利减少的原因,财报披露,主要是由于2018年出让北角京华道商厦的权益,取得了约56.09亿港元的基础盈利贡献,而2019年度出让的尖沙咀天文台道8号商厦的控股公司一半权益,仅获应占基础盈利13.05亿港元。
两座商厦出让带来的基础盈利相差近43亿港元,直接导致了2019年盈利水平降低。从财报数据也可以得知,2019年恒基地产出售投资物业所得的应占税前基础盈利合计16.88亿港元,比去年减少了73%。
对比恒基地产2018年及2017年业绩报告可以得知,物业出售带来的盈利一直是恒基地产的重要盈利来源。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恒基地产出售本港及内地数项酒店物业、非核心投资物业及待发展地盘共取得应占税后基础盈利74.85亿港元。同时,2018年,恒基地产因出售投资物业所得的应占税前基础盈利合计63.34亿港元,其中包括出售持有北角京华道18号商厦的公司股权所获应占基础盈利56.09亿港元。两者皆远高于2019年出售投资物业所得的应占税前基础盈利的16.88亿港元。
汇丰称,在农地置换未有新进展,及出售非核心项目的情况下,恒基地产有下行的重估风险,故维持其“减持”评级,目标价由32.9港元降至23.3港元。
该行还称,在三大业务板块中,只有物业租赁方面经营溢利升0.6%,而公用能源跌5.9%,物业销售跌42.4%,主因无出售非核心项目,及内地完工量下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此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物业出售带来的盈利大幅减少,这说明该年企业的物业出售进程受到了楼市趋冷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利因素,同时香港物业租金和价值也在走低,这也造成了公司项目出售收入骤减。
取消红股派发
2019年也是恒基地产自2012年来首度取消分派红股,同时集团只宣布建议派发末期息每股1.3港元。从恒基地产往年的财报披露来看,董事局按每持十股股份可获派送一只新股的比例来配发红股。盘和林认为,从市场信心方面来看,取消红股派发会对投资者情绪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说明公司现在要开始勒紧裤腰带了。
3月25日,交银国际发表报告表示,恒基地产去年核心盈利为146.4亿港元,按年下跌26%,分别低于该行及市场预测15%和12%,末期每股派息维持1.3港元,但无派送红股,该行下调其今年核心每股盈利预测,并将目标价由46.35港元下调至41.73港元,由于股价已从高位回落37.9%,相信大部分负面因素已被消化,维持“买入”评级。
与此同时,财报显示,为评估集团的基础业务表现,按不包括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的本公司股东应占基础盈利146.4亿港元,额外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02港元,相比于2018年的4.08港元下跌了1.06港元。
交银国际报告表示,恒基地产去年香港合同销售额(包括非核心资产处置)为156亿港元,与该行预测相符,公司在今年将有近4000单位可供销售,可售资源充足,相信一旦疫情受控制,恒基地产将受益于被压抑的需求。
盘和林就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公司还有旧楼组装等项目都还需要后续资金注入,所以管理层选择将资金保留,这可以证明公司对后市有应对办法。另外,通常来说派发红股还需要受到税收的影响,取消派发红股也能够为公司存留更多的资金,以便应对并不乐观的地市和楼市。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