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410142202JZBMNNqM81.jpg

新冠检测试剂盒产能猛增40倍 华大基因2020能否扳回一局

孙源 于玉金 2020-4-10 16:02:15

(华大基因病毒检测实验室)

本报记者 孙源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华大基因(300676.SZ)参与海外抗疫的身影依旧风风火火。4月8日,华大基因方面告知《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当日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其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尼什建设两座“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

至此,华大基因主导的实验室已在国内外遍地开花,包括中国10余座城市,阿联酋、文莱,“火眼”实验室模式关键设备也落地美国和瑞典,目前华大基因正与10余个国家的政府或合作伙伴洽谈“火眼”实验室建设。

同时记者获悉,目前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日产能已提升至200万人份,生产线在短短2个月扩增40倍。

实际上,华大基因2019年的业绩未超预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1亿元,同比减少22.10%。不过,疫情期间的不俗表现令投资者对其2020年的业绩充满期待。

同时,一个突发的小插曲引起业内关注,与华大基因同属“华大系”的华大智造公开质疑中国疾控中心在近日的基因测序仪采购中存在定向招标。一向低调埋头科研的“华大系”今天如此“硬刚”,实属罕见,背后的真相似乎还未浮出水面。

2个月提升40倍产能

和同行相比,华大基因的扩产速度不可谓不惊人。据华大基因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提供的最新信息,目前公司新冠检测试剂盒的日产能在3月30日就提升到了200万人份,华大基因曾在1月末对记者表示,公司日产能已达到5万人份。生产力在两月内提升40倍,目前的产能已远超国内同行平均水平。

例如,达安基因(002030.SZ)4月9日在互动平台称,目前公司日均试剂盒标准产能为30万人份/日,后续根据市场需求,产能可以达到50万人份/日以上。万孚生物(300482.SZ)则在4月3日称其新冠检测产品产能已经达到了50万人份/日。

对于“是否有第三方代工厂”的疑问,华大基因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达了否定态度,且称主要生产线仍在武汉。“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完成超过43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超过5万例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约3.2万例PMseq感染病原高通量基因样本检测。华大基因是全球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多组学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医疗服务运营商,上游测序仪和配套试剂自主可控,具有领先的资质优势,下至行业各细分领域进行布局,把握行业核心竞争力,是业内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基因测序龙头企业。”

华大基因有在互动平台回答的这段话简要概括了其主营业务和优势,其中,全产业链优势在其支持疫情防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病毒检测领域,和其他的检测试剂盒厂商不同的是,除了提供检测试剂,华大基因还提供检测实验室设备,可谓“一条龙服务”。同时由于在基因检测领域的先天优势,其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成为首批通过中国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程序获准上市的抗疫产品。

病毒核酸检测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新冠病毒确诊“金标准”,而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往往是制约新冠病例确诊效率的瓶颈。华大基因介绍,“火眼”实验室是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除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外,还可以具备与核酸检测搭配使用的抗体检测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能够对样本是否感染病毒进行甄别,还能够有效推动病毒溯源和监测病毒可能发生的变异等方面的研究。

2月5日,第一座“火眼”实验室在武汉建成,检测通量为每日万人份级,为武汉疫情的防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4月3日,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华大基因和易托邦联合设计的可移动充气式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火眼”实验室(气膜版)揭幕,这一实验室采用气膜结构模块化布局,打包后可利用客机空运,可快速建造、快速布局。

品牌声誉背后的底气

不得不说,作为全球战“疫”中激流勇进的逆行者之一,华大基因的功绩显而易见,华大基因近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华大基因积极助力全球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国际订货量已超过300万人份,覆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向部分欧美地区供货。

“专业对口”的华大基因除了在疫情中表现亮眼,近日其兄弟公司正面公开“硬刚”中国疾控中心也是源自“华大系”的硬实力。华大智造公开质疑中国疾控中心在近日的基因测序仪采购中存在“定向招标”“高于市场价近一倍招标”“公示期过短”的行为,而最终目的是为了采购美国基因测序仪公司illumina的产品。虽然采购代理机构中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只给出了简短的否定回应,称华大智造质疑的3项参数不构成排他性。

《华夏时报》记者从业内人士方面了解到,支持华大智造的声音多集中在,招标要求的参数及指标的排他性设置确实比较明显,同时国内疫情目前已很大程度上缓解,是否真的足够紧急到缩短公示期,以及为何用高于市场近一倍的价格购买illumina的测序仪,而关于这一点,中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也未在后来的回应中解释,只解释因为要求全球数据共享和高精确度,所以需采购边合成边测序的基因检测技术。有该领域科研人士表示,这一解释的逻辑很牵强,华大智造的测序质量和数据产出跟illumina没有实质性差别,而价格能比illumina便宜将近1/3甚至更多(取决于测序样本量和数据量)。

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中,illumina算是华大智造的竞争对手,华大基因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全球范围内拥有高深度人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平台的代表企业仅有中国华大智造和美国illumina。

而两家公司恩怨已久,华大智造未成立前,其母公司华大集团还曾经是illumina最大的客户,2010年,华大集团购买128台illumina当年最新款测序仪HiSeq 2000,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测序中心,不过illumina试剂费用、后期维修费用的上涨迫使华大控股在2013年收购与illumina业务相近的CG公司,成立华大智造,华大智造成为全球三家可以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的公司之一。不过,华大控股和illumina这两个曾经的合作伙伴早已是对簿公堂的对头,近年来双方互相因对方侵犯自家测序仪多项专利权提起多起诉讼。

不过,从营收来看,华大智造与illumina还不在一个量级。2018年上半年,华大智造营收为2.76亿元,净利润为4954.17万元;而illumina公司2018财年营收33.33亿美元,净利润8.26亿美元。

不得不说,或许是自科研机构转型而来的“产学研”一体的企业,科研积累丰厚的华大集团透出一种独特的“学术范儿”,而上市公司华大基因作为华大集团的门面,随着其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也颇像是一位爱惜羽毛的学者。

3月27日,华大基因发布关于海外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相关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称国内某媒体在未对内容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在报道中影射销往海外的检测错误率高试剂盒由公司研制,经核实,该试剂盒并非公司研制生产。

从及时澄清产品质量谣言,到公开质疑中国疾控中心的定向招标,无不体现了华大基因对其品牌声誉的重视程度。

而在A股市场上,华大基因和动辄就被游资炒作的妖股不同的是,其股价上涨都是“有据可循”,即便是深入疫区的积极分子,股价也未曾出现反常的连续暴涨。细数其今年以来的股价暴涨时间点, 3月26日大涨是缘于其前夜宣布控股子公司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了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2月3日,华大基因开盘不久便涨停,因其全资子公司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近日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相关产品的三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0能否扳回一局?

值得一提的是,经营状况上,华大基因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归母净利润3.01亿,同比下降22.1%。也因此华大基因的投资者普遍对其新一年的表现充满期待,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中提问:“疫情对公司业绩提升的助力有多大影响……”

华大基因称,2019年经营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了美洲和部分国际市场,致科技服务业务毛利率出现下滑,以及民生项目普惠型检测产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产品毛利率;持续加大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感染防控和大数据等领域重点产品研发报证方面的投入;加大了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了营销渠道的建设,并通过多种模式加强大众对基因科学的认知度,提升市场渗透率和覆盖率,由此增加了销售费用。

关于对今年一季度的业绩预估,华大基因方面答复《华夏时报》记者时表示:“目前,公司整体业务正常运营,感染防控业务有一定增长,其他业务受到了疫情的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公司暂无法评估一季度的综合业绩情况,请以公司披露的一季度业绩报告为准。”

华大基因在2019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感染防控三个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感染防控业务实现高速增长。结合公司对记者的回复来看,感染防控业务在2020年仍将延续甚至超越2019年的高速增长。

这家具有“未来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的风向下,未来的前景也愈现明朗。2019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多项政策,要求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倡导癌症早筛早诊和加强传感染病防治,华大基因表示,多个抗肿瘤靶向药物进入新版医保目录,助力了基因检测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和感染防控市场空间的持续扩大。

华大基因方面还在2019年业绩预告中称,华大基因取得了肺癌组织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试剂盒和分析软件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肺癌检测全流程资质认证,同时耳聋检测试剂盒进入审评发补阶段,乳腺癌、卵巢癌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完成临床试验,另有多个项目的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新产品的落地以及上市,公司的业务动能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有积极影响。

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基因检测技术在癌症早筛、精准治疗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不容置喙,这一高新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逐步上升的,投资华大基因的普遍也应该是具有长线价值投资思维的投资者,而在短期内,结合华大基因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其2020年尤其是第一季度的业绩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