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427154211vty5DlzkmP.jpg

沛嘉医疗更新招股书通过港交所聆讯:尚未盈利,靠资本助推上市?

徐超 王颖 2020-4-27 17:49:14

本报记者 徐超 见习记者 王颖 无锡报道

近日,有消息称,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沛嘉医疗”)已于4月23日在港上市聆讯,计划集资3亿美元,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华泰国际。

4月27日,港交所披露了沛嘉医疗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沛嘉医疗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更新后的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没有收益,期内亏损8287.60万元;2019年3月公司收购加奇后开始确认收益1870万元,但亏损扩大至5.32亿元,主要由于2019年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重大公允值变动3.08亿元以及行政开支由2018年至2019年增加1.28亿元所致。

如是金融董事总经理张奥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盈利的企业上市,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还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之前,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来进行融资,以及上市后通过发行债券、定增等方式募集资金,加速企业的发展。当然劣势也很明显,如果这家企业长时间无法实现盈亏平衡,那市场上的投资人以及机构投资者会对它失去一定的耐心,在注册制的环境之下,无论是美股还是港股,都可能会出现破发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公司会逐步丧失流动性,资本价值消失。”

尚未实现盈利,且亏损不断扩大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沛嘉医疗主要覆盖中国各经导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市场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目前,沛嘉医疗有六款注册产品及20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主要针对瓣膜性心脏病及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其中核心产品为TaurusOne®。

作为一家未盈利的公司,沛嘉医疗的财务状况仍存在一定风险。

沛嘉医疗最核心的产品TaurusOne®目前并未获批上市,导致公司目前并未从其核心产品研发经营中获得任何收入。2018年,公司获得收益为0,而维持公司日常经营导致的经营亏损达到7022.2万元。

直至2019年3月,沛嘉医疗收购加奇生物后才开始产生收入,但仍未实现盈利,且亏损大幅增长。2018年,沛嘉医疗亏损净额为8287.60万元,2019年亏损扩大至5.32亿元,扣除3.08亿元的公允值变动以及1.28亿元的行政开支,亏损0.96亿元,较上年仍呈亏损扩大态势。

公司的负债总额由2018年12月31日的2.69亿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12月31日的14.38亿元,主要由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大幅增加所致;于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12月31日,分别录得负债净额9430万元及5.58亿元。

2018年及2019年,沛嘉医疗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3870万元及1.03亿元,主要来自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且经营现金流出将持续受研发开支影响。在业绩记录期间,公司主要通过股东注资为营运资金拨付资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沛嘉医疗可使用的财务资源,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05亿元以及理财产品投资1500万元,假设未来的现金消耗率大约是2019年现金消耗率的2倍,则可维持公司的财务能力约28个月。

或由资本助推上市

在筹备登陆港股之前,沛嘉医疗共进行了4轮融资:2016年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9年5月29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以及同年9月2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和12月4500万美元的C-1轮融资。

目前,创始人兼CEO张一持有30.93%的股份,经纬中国和高瓴创投各自持有10.07%和9.33%的股份,为前两大机构投资方,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喻志云担任非执行董事。

其中,高瓴创投是高瓴资本于今年2月24日成立的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高瓴创投,主要专注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和原发科技创新、消费互联网及科技、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四大领域的风险投资,至今已投资了9家公司。

在生物医疗及医疗器械领域,除了沛嘉医疗,高瓴创投还领投了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驯鹿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等创新型医疗企业。

“生物医药是高瓴研究最深、布局最广的领域之一,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坚持价值创造,长期陪伴有原发创新能力、有格局、有情怀的企业成长。”高瓴创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曾表示。

医疗器械专家王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并不看好这类被资本‘催熟’的企业。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高值耗材,通常10年甚至15年以后才能见到回报的。一个医疗企业,至少沉淀10年时间,投资机构去揠苗助长,只会害了企业。此外,主动脉瓣膜属于高值耗材,国内做这类原创技术的企业在生产、研发、营销、渠道、网络、终端、专家、资源等方面与国外龙头企业存在全方位的差距。我认为医疗企业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完善,在现有的技术上面做渐进性、实用型的技术创新,做微创新,才是主流。”

国内TAVR市场尚不完善

瓣膜性心脏疾病是结构性心脏疾病中的一种,患有主动脉瓣狭窄或返流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儿童及青少年,65岁以下、手术风险较低的患者通常选择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术(SAVR),但SAVR存在手术创口大、 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率较高等风险。相较而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有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是不能进行开心外科手术人群的首选。

沛嘉医疗在TAVR市场上面临的行业竞争对手,有来自海外的爱德华生命科技以及国内的启明医疗(02500.HK)、微创医疗(00853.HK)以及杰成医疗。

中国的TAVR市场,或受限于准入法规,目前爱德华、美敦力、波科均未有TAVR产品在国内上市。国内企业,启明医疗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产品Venus A-Valve、杰成医疗的J-Valve介入人工生物瓣膜系统以及微创医疗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现已先后获证,而沛嘉医疗的TaurusOne®预计最早在今年四季度获批上市。

从产品的手术路径来看,沛嘉医疗的TaurusOne®,该产品的手术路径与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和微创医疗的VitaFlow类似,均从股动脉路径进入,手术创口小,安全性高;而杰成医疗的J-Valve则是从心尖进入,手术仍需切开患者心脏,手术风险相对前两者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2018年在国内的瓣膜植入应用便已累计超2000例,市场份额达到80%。而与TaurusOne®具有同样附加功能的微创医疗产品VitaFlow也早已进入了销售渠道扩张阶段。

沛嘉医疗的TaurusOne®若能如期上市,该如何应对先入场的这些竞争对手?本报记者致函沛嘉医疗,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不过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认为现在的市场情况还谈不上竞争。陈乔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阶段我国的TAVR市场处于引入期,只有到了产业共识的阶段,才能谈到竞争格局。比起同质化竞争,目前来看更重要的是教育市场,整体做大市场。医疗器械主要还是看与医院的合作关系,到底多少能进入医院。以目前市场来说,还是处于供小于求的情况,但是还要看医生、特别是科室主任是不是能够接纳、接受,并在临床进行实施。如果不涉及到医保集采,那么医生这边就更重要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