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619154641xJbxqPHJPK.jpg

谁还会并入深圳?首提“扩权不扩容”概念,专家称“不要过度解读”

隋娉娉 杨仕省 2020-6-19 17:07:41

本报记者 隋娉娉 杨仕省 深圳报道

将东莞凤岗、塘厦、清溪和惠州惠阳并入,一直是在深圳广为流传的扩容传闻。但一夜之间,深圳扩容出现了否定的声音。

6月12日,发表在中央党校主办《学习时报》上的文章《“三区”叠加 扩权赋能 探索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呼吁,在深圳推行“扩权不扩容”模式,即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由深圳主导,通过赋予深圳省级管理权限,来对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下称“深莞惠汕河”)进行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形成“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

根据刊文列出的数据对比,一旦“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设立,不仅将解决长期困扰于深圳的城市面积紧缺问题,还会将GDP的数据从2.6万亿元提升至3.6万亿元。

WechatIMG2056.jpeg

但在部分专家看来,“扩权不扩容”并不具有实践性。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扩权不扩容”意味着深圳在莞惠汕河的权利渗透将得到强化,但这个“权利”的边际并不清晰。

“假如深圳在这四个片区有同样投资开发土地的权利,那么当地政府还有哪些职责?能否干涉?扩权边际不清晰就是没扩《》扩权与扩容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宋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大马拉小车”

大马拉小车,这5个字形容了深圳的发展模式——以小土地面积撬动大发展。但如今,小土地面积开始成为深圳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城市面积不足,土地资源紧张,可开发空间越来越稀缺,土地供给矛盾及其衍生的问题相对突出。多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利用,让深圳可供建设的新增土地所剩无几,土地和时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上述《学习日报》刊文指出深圳目前的困境。

众所周知,在被中央支持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同时,深圳同时被赋予了“在21世纪中叶成为全球标杆性城市”的发展路径。然而,深圳的空间资源配置供给却无法支撑它的发展目标。

“极度稀缺的住宅用地引发房价、物价、用工成本、物流成本甚至租金成本的上涨,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催生传递效应,成为企业经营困难和外迁的主要原因。深圳土地供给失衡,人地矛盾紧张,居住用地不足,推高房价,对拉动内需极为不利。”刊文作者认为,一旦企业在深圳的经营成本上升,将导致产业空心化危机。

事实上,为解决土地紧缺问题,深圳此前已经历过三次扩容。而扩容的确也成为深圳突破发展瓶颈的方式之一。

三次扩容后 土地依旧不足

一开始的深圳特区,发端于2.1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香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蛇口成立一年后的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获准327.5平方公里的范围。这是深圳第一次“扩容”。

1986年,一道长126公里、高2.8米的铁丝网将深圳分为特区内外,“关内”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关外”为宝安、龙岗两区,不享受特区待遇。而关内外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6和5/6,差距极大。

此后的24年里,这道被习惯称作是“二线关”的铁丝网成为束缚特区发展的瓶颈。居民们充分感受到,关内关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环境。深圳被割裂出了在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两个部分。

2010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二线关”拆除,关口将以实体的建筑形态存在。深圳第二次扩容,面积达到1991平方公里。

而第三次扩容,深圳特区迎来了“第1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在2018年12月16日正式揭牌,成为深圳的一块“飞地”,深圳特区面积增加了468.3平方公里,总面积扩大到2465平方公里。

但即便是加上深汕合作区,深圳的城市面积也与其他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约为北京的1/6,广州的1/3。“不甘落后”的常住人口更加凸显了深圳的人地矛盾以及土地供需失衡问题。

WechatIMG2058.png

呼吁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

或许正是因为观察到深圳三次扩容未能突破城市在发展空间和资源瓶颈的限制,因此,上述刊文提出了“扩权不扩容”的概念。

“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由深圳主导,通过赋予深圳经济、社会、民生事务等省级管理权限,对深圳、东莞、惠州惠阳、深汕合作区、深河合作区五地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供给侧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在“扩权不扩容、强统筹紧合作”的思路之下,文章对深莞惠汕河提出了“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的概念。

而“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一旦落地,将大幅度提升土地面积和GDP指标——6279平方公里,3.6万亿GDP,两大指标都接近上海。

那么,在专家眼中,“扩权不扩容”是否可行呢?宋丁向本报记者指出:“扩权与扩容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他认为,如果不扩容仅扩权,那么在土地投资开发问题上,深圳与莞惠汕河的当地政府必然出现类似交叉职权的问题,也就是“权利边界不清晰”。

“深汕特别合作区最初既不是扩权也不是扩容,就没走下去。后来省书记经考察后发现这样不合理、不利于操作,所以汕尾撤出,由深圳全面管理。名义是汕尾的地,但深圳把它当作地级市,所以相当于扩权也有实质上扩容。”宋丁举例道。

此外,宋丁认为,对于《学习时报》这篇刊文,社会各界无需过分解读,待到8月26日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之时关注相关政策举措出台即可。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是否成立,深莞惠汕河必将协同一体化发展。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明确了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范围: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