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825104429W853mhsC9M.png

13年的坚守:涓涓细流润特教

冯樱子 2020-8-25 15:57:10

本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特殊教育事业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心,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

近年来,社会力量支持特殊教育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07年至2019年,交通银行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资金累计1.06亿元,与中国残联共同实施“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积极开展园丁奖、励志奖评选、特教师资培训、扶残助学等工作。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曾表示,各级残联组织将继续把“办好特殊教育”当作分内的责任,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充分发挥社会公益力量,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

捐款超1亿资助特教领域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近些年,一些社会力量大力支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2007年6月7日,“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下称:助学计划)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当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及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在重组20周年之际,交通银行承诺10年内向中国残联捐赠人民币1亿元,共同实施助学计划。这笔款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交行庆祝重组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和6万名员工自发捐赠。

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残疾学生完成学业,为特殊教育学校(院)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和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等。项目计划首期投入3000万元。

此时,交通银行管理层表示:“我国残疾青少年数量多、残疾人教育经费短缺,特殊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残疾青少年目前的特殊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理应得到企业和社会更多的关心和扶助。”

截至2019年底,交通银行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资金累计1.06亿元。“助学计划”项目启动以来,中国残联与交通银行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工作,双方就每期项目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宣传工作等进行沟通协商,从残疾学生、特教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资金投向。

具体而言,经双方协商,“助学计划”资助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含农垦总局)、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5个省区市地家庭经济困难残疾高中生和大学新生约3.6万人完成学业。

项目实施13年间,“助学计划”还为特教学校、高等特教学院和接受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添置教育教学设备,共资助各类学校126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53所,高中阶段(含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教学校62所,高等特教学院9所,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分别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南京特教学院建立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另外,由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牵头组织聋儿康复人工耳蜗师资培训,在支持中西部地区省级培训后,转为支持中国残联、教育部委托有关高校组织的全国特教学校校长培训和工作效果较好的少数省级特教师资培训,共培训超过5700人。

“助学计划”为广大受助学生得到了稳定的经费保障,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消除了经济上的实际困难,减轻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使贫困家庭的残疾学生不因贫失学,贫困残疾学生家庭不因学更贫,共圆校园之梦。教学设备的资助,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特教师资培训项目适应了地方特教事业发展的需求,对于加快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残疾人小康进程都贡献了一份力量。

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德奇曾表示,特殊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最后一公里”的伟大工程。交通银行将继续开展“通向明天——残疾人青少年助学计划”延续性项目,一如既往地资助残疾人教育事业,让更多残疾青少年和其他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享有公平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他呼吁更多企业和组织关心资助残疾人教育事业,为每一位特殊儿童打造平等就学、健康成长的幸福家园,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共同价值。

1699名优秀特教教师受到表彰

“助学计划”实施以来,设立多个子项目。其中,2010年,在中国残联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助学计划”特别设立了“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表彰优秀特教教师,旨在宣传优秀特教教师的先进思想和典型事迹,激励广大优秀人才献身特教事业,推进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教教师的良好风尚。

10年前,在我国第26个教师节前夕,首届“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颁奖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国残联、交通银行向全国200名优秀特殊教育教师颁发了这一奖项。

当年,曾赴上海领奖并游览世博园的一位西部特教教师激动地说:“这是有生以来享受的最高待遇。”

实际上,教育工作者们遇到的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自闭症孩子犯病时抡起手就打人,老师学会鼓起腮帮任孩子打;特殊孩子总是拉裤子、尿裤子,老师需要不停地洗换;一个打蛋的动作,要教几百遍、上千遍……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常态。

特教工作压力大、难度大、社会认同感低,职业幸福感差,他们渴望受尊重,期盼被认可。

“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的设立,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特教教师,使他们亲身感受社会关爱和重视。“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设立至今,共开展10次评选和表彰,共表彰优秀特教教师1699名。这些优秀的获奖教师为全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将进一步激励广大特教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如今,这一项目已成为中央企业支持教育事业,参与精准脱贫的品牌项目。

另外,“助学计划”还设立了“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提名奖”,表彰自强不息、事迹突出感人的优秀残疾大学生。共评选表彰262名,其中励志奖71人,提名奖191人。“助学计划”还举办残疾学生技能比赛。2015年分别在河南、湖南试点地区开展“特教学校盲生技能(才艺)奖和聋生书画奖”;2016年在安徽合肥举办“交通银行杯”全国残联系统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30。

为了确保“助学计划”各子项目顺利实施,各级残联确定了项目负责人,层层落实责任制。为确保受助残疾学生信息真实性,中国残联开发了网络版“助学计划”数据库,逐年录入受助残疾学生基本信息,还印发了《特教学校(院)教育设备补助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申请程序、设备购置范围、设备管理及资金拨付和管理等。

中国残联严格监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有关项目经验,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奖补结合、公开公正”的资金分配原则,要求各地建立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

与此同时,中国残联要求各项目省份重视和加大对项目的社会动员与宣传,加强上下沟通和公众的社会参与,加强与当地交通银行密切合作,多种形式宣传助学计划产生的社会效益,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营造了扶残助学的社会氛围。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曾表示,各级残联组织将继续把“办好特殊教育”当作分内的责任,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充分发挥“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等社会公益力量,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优先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持续加强特殊教育保障力度

教育是保障残疾人摆脱贫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也是残疾人获得尊严、实现价值、改变命运的根本途径。

除了上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外,各级政府特殊教育保障力度之强、投入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2019年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每年专门安排4.1亿元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专款,支持全国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以及医教结合、送教上门等。同时,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大幅提高。目前,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生均标准为6000元以上,达到普通学生的6—8倍,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同时,残疾学生资助体系逐渐完善。学前教育阶段,将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纳入“幼儿资助”范围,并积极引导和鼓励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从2017年起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除教科书费用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残疾学生补助生活费,同时针对残疾学生特殊需要,统筹资源倾斜支持,提高补助水平。高中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残疾学生从2017年起普遍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2年免费教育,北京、江苏、辽宁、广东、福建、宁夏等省区已实现或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

高等教育阶段,国家相关补助政策优先资助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残疾学生全部享有助学金。

在硬件方面,国家先后实施两期特教学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近7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西部地区1182所特教学校,支持62所残疾人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师范院校改善办学条件。

2008年,国家组织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特教学校建设规划项目——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54亿元,为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特教学校1182所,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市、州、盟)级和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有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

此后,中国残联主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反映中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提供准确数据,提出对策措施,会同教育部共同论证并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建设规划”,于“十二五”期间支持一批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每校5000万元)和职业学校(每校3000万元)建设,扩大培养培训规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教育规模、办学条件,还是办学层次、教育质量,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也必须清醒认识。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提到,特殊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

如今,特殊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曾提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强化落实,加快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残疾孩子像健康孩子一样走进校园,快乐学习生活,实现心中梦想,拥有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 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