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业2020年半年报整理
本报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王瑜 北京报道
“进门洗手七步法:内外交弓大立腕。”9月1日,全国的小学生们以一首歌谣和洗手“仪式”开始了新的学期。半年多的疫情防控让良好的卫生习惯深入人心,同时也极大减少了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不过,新的生活方式下,一众药企的营收受到较大的冲击。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了华润三九、贵州百灵、葵花药业、济川药业、特一药业、康芝药业、金石亚药、东阳光、仁和药业9家生产感冒和咳喘药物的代表企业,发现这些公司上半年业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医药行业整体走高的2020年上半年,上述药企的营收锐减:9家企业中,超半数的营收同比减少超20%,整体降幅为21%;整体净利润更是减少了近16亿,同比下降38%。
华润三九市场与品牌管理部总经理于子桓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上半年的防控措施确实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但是长期来说,影响不会很大。比如戴口罩可以防止流行性感冒传染,但是并不能防止非流行性感冒的发生。未来感冒药仍然是大众的常备药品。
医疗行为指数研究与评价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小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半年疫情防控力度大,加之大众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了普通感冒的发生,从而也对生产销售感冒药的企业产生连锁反应。他预测这属于短期现象,当经济和生活恢复正常,作为常用药品的感冒咳嗽类药品,其销售也理应恢复到正常水平。
9家药企半年合计“损失”54亿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A股334家医药公司中有173家公司实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过50%。但医药公司中生产感冒、咳喘类药物的公司却哀鸿一遍。
以三九感冒灵为代表产品的华润三九,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32亿,同比下降18.62%,净利润10.61亿元,下降38.41%;以“小葵花咳喘口服液”为代表产品的葵花药业,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0亿元,同比下降32.97%,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22.40%;主要产品为咳速停糖浆和维C银翘片的贵州百灵,2020年上半年营收12.80亿元,同比下降5.42%;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滑49.11%;主要产品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翅清热颗粒的济川药业,2020年上半年营收29.51亿元,同比下降24.46%,净利润6.85亿元,同比下降28.94%。
上述9家企业2020年上半年营收总额为206.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260.81亿元减少了约54亿,降幅21%;净利润更是减少了近16亿,同比下降38%。
除了这些主力生产感冒、咳喘药物的企业以外,东阳光、康芝药业、金石亚药和特一药业、仁和药业等有同类型产品的企业收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防护严了,感冒少了
今年8月,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指引表示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可不佩戴口罩,但街头巷尾不戴口罩的行人寥寥无几。防疫的管控措施加之全民健康习惯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呼吸类传染疾病的发病量。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2020年的3月至6月,全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共计6.95万例,较2019年同一时间的99.75万例下降九成多。
患病人数减少产生的连锁反应是药品需求下降: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PDB药物综合数据库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样本医院感冒用药销售金额为8331.85万元,同比下降了24.83%。
刘小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上半年疫情防控力度大加之大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了普通感冒的发生,从而也对生产销售感冒药的企业产生连锁反应。
近期上市公司陆续公布的上半年财报佐证了刘小东的观点。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减,各家药企都将主要原因归结为疫情防控期间对感冒药的销售管控。
受影响较大的特一药业主要产品为止咳宝片、小儿咳喘灵颗粒,其2020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了37.22%,净利润更是下降高达70%。
特一药业在财报中表示,疫情期间公司销售活动开展受限,再加上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的人员需要进行信息登记,都导致了产品需求量下降。
刘小东认为,从整体来看,上半年只是防疫防护力度大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正常水平有所下降而已;如果经济和生活恢复正常水平,感冒咳喘类药品的销售也理应恢复到正常水平。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