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晓梅 冉学东 北京报道
9月4日,由《华夏时报》、水皮杂谈、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保险业理性与繁荣之路:2020第三届华夏时报保险科技峰会”在北京召开。
如果用几个微观的关键词来看2020年的保险行业,众惠相互总经理孙荣和将其概括为增速波动、结构调节、专业化经营,疫情影响下,保险业受到冲击,特别是“商车改革”、高费用意外险市场整顿、信保风险等因素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竞争格局,在这样大的环境下,中小保险机构必须锻炼“内功”,在产品机构上优化调节,保证承保不亏损,深耕垂直,走专业化经营路线,形成自身竞争优势,才能更好的活下来。
针对后疫情时代保险行业的突围之术,孙荣和这样回答,众惠相互作为一家相互保险组织,要借助机制优势,发现并解决未被充足满足的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的特定保障需求,围绕“一老一少、慢病带病”群体,深耕健康险,走“小而美、专而精”的道路。
一是发挥相互保险的优势作用。相互保险是国际上主要的保险组织形式之一,发展历史悠久,目前仍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相互制的商业健康险处于领导地位。2015年,原保监会出台《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初步确定了相互保险发展和监管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原则;2016年,原保监会正式批准众惠相互等三家筹建。时至今日,相互保险在中国已发展4年,在产品创新、业务模式、会员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在治理结构上,相互保险更加具有“公开透明”的优势。但相互保险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在法人治理、经营模式、监管体系等方面尚无先例可循,在产品备案注册、准备金、会计法、偿付能力监管措施上都和其他保险公司一致,也呼吁进一步制定配套细则,形成完善的相互保险监管体系,更好的推动相互保险在中国的有效落地。
二是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后疫情时代,保险行业要差异化发展,在速度、技术、数据等的要求下,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推动客户服务,提供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综合系统化服务。相互保险因投保人与所有人身份合一,在客户服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众惠相互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使投保人能够参与到产品开发、运营管理等环节,充分尊重会员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改善业务流程和完善服务内容,不断锻造服务能力,改善服务体验,以优质理赔服务回馈社会。
三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疫情中,保险作为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疫情时代,相信保险将在国计民生,尤其是在医疗卫生健康方面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在银保监会大力推动下,商业健康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密集支持政策的出台,也为保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因此怎么运用商业保险减轻医保负担,强化与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的紧密程度,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突入袭来的疫情,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健康以及风险保障的重要性,对健康险的关注度也明显提升。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曾发布的报告显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障的覆盖面远远不足。
众惠相互总经理孙荣和表示,相互保险在健康产业领域将大有作为。他认为,发展相互保险有助于在卫生健康领域弥补社保与传统商业保险之间的断层,总体呈现出“小而美、专而精”的特征。截至2020年上半年,众惠相互健康险业务的收入占比总收入的占比84.42%。
据悉,众惠相互围绕“健康中国”,关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弱势群体的风险保障需求,先后推出多款针对特定群体的、具有相互特色的健康险产品。例如,围绕慢性肾脏病群体,推出可带病投保产品——“肾爱保·爱多多肾病保险”,不仅涵盖风险保障功能,而且提供“带病投保+慢病管理+互助保障+公益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节省医保服务,也能有效减轻患者压力和家庭负担。在四川省有关部门指导下,在成都联合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等发起成立了儿科医联体——华西妇儿联盟,打造围绕儿童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落地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还围绕慢病群体,联合多家大健康领域优质服务者,成立慢病管理联盟,以保险为载体,形成跨界的闭环生态圈,“事前+事中+事后”都管起来,全面满足慢病人群的风险保障,现已推出了“三高”、“乙肝”等可带病投保的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