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909111232s6c3QBs1Ug.png

港股“空头”兴风作浪:周卖空额屡超千亿,H股折价破四年纪录

麻晓超 陈锋 2020-9-9 14:55:39

本报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股票“卖空”是成熟资本市场常见的交易方式,相比A股,其已成港股流动性的重要来源。《华夏时报》记者发现,过去十年,港股股票“卖空”成交额,以及其在市场总成交额中的占比,均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

2020年,港股股票“卖空”依然活跃,截至9月7日的总成交额,已基本与2019年全年持平。

有观点认为,若“卖空”占市场总成交比例过高,代表着市场情绪极度悲观,同时也对应着大盘指数走势的低迷。恒生指数今年年初从29174点掉头向下后,并未走出如美股指数一般的大幅反弹。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美国这波上涨主要受科技股带动,但港股科技股主要是中资背景,容易受到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

中金公司一份研报显示,历史上,港股大盘股“卖空”比例往往大于小盘股,而大盘股中金融板块卖空比例往往最高。2020年,港股中资银行股不断下行,AH差价有不断扩大趋势,背后受哪些因素影响?港股后市走势会如何?

港股“空头”逐年壮大

“卖空”又称做空,是通过股价下跌获利的交易手段,当前香港资本市场可以“卖空”的方式包括卖空股票和交易股指期货、期权、权证等。

Wind数据显示,2010年,港股“股票卖空”全年成交额首次突破1万亿港元,此后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32万亿港元。《华夏时报》记者从Wind客服人员处了解到,其统计数据来源于港交所官网每日披露的“卖空”数据。而这意味着,其数据单指“卖空”股票,即当投资人看跌某一指定可做空的股票时,先向他人(如经纪商)借入该股票出售,当股价下跌后再从市场低价购买股票归还出借人,赚取股价下跌的差价。

从“股票卖空”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来看,过去十年也是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时这一比例为8.36%,2018年时为16.99%,2019年为19.69%。

股票“卖空”的不断增加,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提供了重要来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一定要把裸做空和正常做空机制区分开来,对市场(负面)影响较大的是裸做空,而香港股票市场交易规则里禁止裸做空的;包括国际资金在内的投资者都可以在正常的做空机制下做空股票,这是很正常的行为,而且,港交所对可做空的股票的范围有限制,也有相应的提价规则。

所谓“裸做空”,即没有预先借入股票的无担保“卖空”。这种无担保的“裸卖空”可能会在市场上产生大量虚拟的股票供应,使得价格信号失真。公开资料显示,索罗斯旗下一只基金2010年和2015年两次因为“裸卖空”遭到香港证监会处罚。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港股股票“卖空”大概率会刷新历史纪录。从成交额绝对值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今年股票“卖空”成交额约为3.02万亿港元,相比去年全年(约3.09万亿港元)只差约700亿港元。

而这个差额,只是今年一周成交额的水平。港股今年每周的股票“卖空”规模相比2019年有明显提升。以截至9月4日的一周为例,当周股票“卖空”总成交额为1107亿港元,为今年第7次单周突破千亿港元。

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单周突破千亿的次数为零,全年仅两周突破900亿港元,其余大部分在700亿港元以下。

不过,从股票“卖空”占市场总成交额比重方面,今年的数据,无论从单周还是单月口径来看,相比2019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提升。Wind数据显示,过去20个月,港股月度和单周“卖空”占比基本都在15%至22%之间波动。

可见,今年股票“卖空”成交额的放大,在一定程度上与港股市场总成交额的放大有关。以今年7月的数据为例,当月股票“卖空”成交额达到历年单月之最的4703亿港元,在市场总成交额中占比15.72%,而这一占比在过去20个月中并不算高。

但2020年截至目前的港股股票“卖空”占比(17.55%)在历年中仍处于前列,仅落后于2019年。

H股相对A股折价破纪录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分析师王汉峰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卖空”占市场总成交的比例(卖空比例)过高可能体现着市场情绪极度悲观,经验上,港股市场15%左右的卖空比例可能对市场底部的指示性较强。

恒生指数于2018年初从33484点掉头向下,一直未能“收复失地”。2019年4月曾短暂在30000点之上停留,到2020年1月再度攀至29174点,之后又是掉头向下,最低时触及21139点,至今仍在25000点上下徘徊。

从涨跌幅来看,恒生指数从年初高点最低跌了27.5%,如今从低点反弹了约16%。

相比之下,被认为对港股影响很大的美股,在今年疫情期间跌入“技术型熊市”后迅速反弹,不但收复前期失地,几大指数还屡创新高。A股在下半年也刷新了年内新高,沪指7月一度攀至3458点,较年内低点涨了约31%。

为何只有港股反弹不足?对此,丁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这波上涨主要受科技股带动,但是港股科技股主要是中资背景,易于受到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比如9月7日中芯国际港股表现明显受到美国可能制裁其的影响,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投资者在押注港股科技股上涨方面会更谨慎。

在丁孟看来,港股的优势是周期类的中资央企,它们估值很低,有吸引力,但是仍然需要稳定的业绩报告和持续的高派息兑现以后才能真正带来上涨,这方面比如大型建筑和地产类央企。“所以,主题不一样,美股涨未必港股就会涨,美国涨的主题,港股方面优势不大,港股低估值的恰恰是在周期股,(而它们)不是在疫情这种不确定(的背景)下投资者喜欢的品种。”

除了疫情之外,香港本身的政治环境、本地经济等也对港股产生影响。丁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占港股很大权重的香港本地股主要受累于香港自身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的影响,疫情和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都影响了香港本地经济特别是其作为贸易中心的发展,这方面的例子比如汇丰和国泰航空。

对于后市,私募基金中汇润生研究员吴昊认为,静态看,H股似乎很具备吸引力。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H股相对A股的折价程度处于历史高位,“港股目前总体估值还是非常便宜,作为亚洲第三大股市,相对A股,H股的估值折价已经是2016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吴昊看来,A股如此高的溢价从长期看是要与H股趋同的,所以,“如果大趋势没变,H股是有更快上涨的需求”。

不过,吴昊表示,尽管估值以及越来越多中国核心科技资产在香港上市等优势明显,“但还是要重视美国市场对香港股市的影响,以及中美关系,两者将持续影响香港股市,所以个人认为,在今年四季度,两个风险点都不容小觑”。

中资行的国际看空身影

王汉峰的研究显示,从港股股票“卖空”的历史数据统计上看,大盘股“卖空”比例往往大于小盘股;市值大、流动性好的金融板块“卖空”比例最高,而电信、信息技术等板块“卖空”比例较低。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也发现,以中资银行股为代表的港股金融股,在2020年的前8个月中,其每日股票“卖空”股数占当日成交量比重相对较高。

以中国银行H股为例,其日“卖空”股数占当日成交量的比例,今年大多时间在20%至30%之间,同时还有多个交易日突破了40%,比如8月18日这一比例达到47.72%。

交通银行H股的这一比例,今年大多时候在20%左右,同时有一些交易日该比例低至10%以下,工商银行情况与之类似;而农业银行的情况与中国银行类似,大多数时间处于20%至40%之间;建设银行一些交易日里该比例也突破了40%。

从股价走势上看,五大行H股与A股差价有扩大趋势,在港股市场上遭遇持续杀跌,五只股票中四只大幅跑输香港大盘,仅建设银行基本与大盘基本持平。截至9月8日,恒生指数年内跌幅为12.65%。

Wind数据显示,工商银行H股年内跌幅22.01%,工商银行A股年内跌幅11.43%;建设银行H股年内跌12.03%,A股跌9.95%;农业银行H股年内跌19.03%,A股跌9.34%;中国银行H股年内跌17.03%,A股跌8.26%;交通银行H股年内跌22.54%,A股跌12.42%。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五大行的业绩表现受到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美国CNBC网站日前在一篇报道中称,半年报显示五家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利润降幅都在10%以上,是至少十年来的最大降幅,研究机构CreditSights分析师Jason Tan称,这些银行正在以自身的运营能力为代价去支持国家经济,中国经济虽然已实现回暖,但经济疲软对银行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此外,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近日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银行业很有可能在2020年下半年录得更大的利润跌幅,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坏贷会进一步增加。

对于短期内后市投资港股的策略,吴昊建议采取“轻指数重个股”的模式。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道,所谓轻指数,即谨慎对待金融、地产这类在恒生指数中权重相对较大的资产,它们在遇到经济预期不良的影响时,股价往往下降。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